步子百科步子百科

文学改良刍议

著名学者胡适是文学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他1917年发表的改良《文学改良刍议》,是刍议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文学在美国留学的改良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刍议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文学接着,改良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刍议《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翌年,文学1918年5月,改良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刍议于是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改良第一步。

中文名:文学改良刍议

别名:文学改良刍议

创作背景

胡适在就任北大教授期间,刍议积极参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就是这篇文章,向封建文学主要是文言文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大力提倡白话文写作。其后,他的一系列文章都提出文学革命要创造“活的文学,即国语的文学”,并率先用白话文写就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写就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的话剧。《文学改良刍议》应该视作白话文向文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开山之作。以《文学改良刍议》的标题发表在《新青年》上,谁也没有想到,这篇语气平和的文章,竟然在那个时代掀起了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

1917年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新文学八要点:“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模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称赞他的文章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此文与后来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檄文。[1]

文体形式

新文化运动之前,国人是用文言文写文章的,这是尽人皆知的。即古人写文章用的是文言文,平时说话用的是直白的语言。白话文就是用直白的语言写成的文章,与目前我们写文章别无二致。这样算来,白话文的历史也不过百年。

白话文较之文言文,更加自由和开放,无掬无束,任由创新。而文言文则不同:它的写作和语言的使用有固定的格式。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律,包含了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的结构也非常复杂,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此外,还有一些固定结构。这些“之乎者也”等的圈圈框框,把中国人紧锢其中。尤其是在当时传媒形式单一,仅靠文字来表达思想的年代,所有的人都用这种文学方式来写作,都是这样的之乎者也,这样的骈骊对仗,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创新意识更是在文言文上被遏制了。中国在文言文最鼎盛的时期,恰恰是中国科学、文化、思想、技术最落后的时期.文言文让国人更加中规中距,更加闭关锁国.因此,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以白话为作为书面语言的主要表述方式。

主要内容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解析

《文学改良刍议》一直被公认为新文学运动之宣言或檄文,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须言之有物”是《文学改良刍议》第一点主张,按照胡适的解释,‘物’是指文章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这与韩愈等人的文学理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文以明道”就是强调文章必须有明确的思想,而“不平则鸣”所产生的感情,应该是既真实又健康的。第二点主张“不摹仿古人”,我认为也缺乏新意,它和韩愈所言“师其意不师其辞”,写作时“辞必己出”,都具有本质上相同的蕴涵,即文章要创作,不要仿作。韩愈更以文章写作体现了这一理念,为其同道树立了典范。对于第三点“须讲求文法”,胡适并未加阐释,仅仅说“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若以通顺作为“讲求文法”的准绳,则韩愈主张“文从字顺”不就是“讲求文法”吗?《文学改良刍议》第四点“不作病之呻吟”,即主张作品所含之情感必须真挚而健康,不要有“亡国之哀音”。这与韩愈的文学理念也很吻合,他所谓“穷苦之言易好”,当然就与“不平则鸣”一样,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既非“无病之呻吟”,亦非“亡国之哀音”。至于第五点主张“务去滥调套语”,简直与韩愈等人的文学主张同出一辙,似乎更缺乏创意,因为韩愈也厌恶陈词滥调,曾在《答李翊书》里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胡适对第六点主张“不用典”特别重视,费了不少笔墨加以举例说明,但在我看来,它和韩愈等唐代古文家的文学理念也很接近。这是由于典故连篇的骈文曾盛行一时,反对滥用典故自然就成了提倡古文运动者的重要主张之一。

《文学改良刍议》第七点主张“不讲对仗”,是针对骈文和律诗,即反对诗文滥用排偶骈句,似乎同样是从唐代“变骈为散”的古文运动中取得灵感。总之,胡适的八点文学主张中,恐怕只有最后一点“不避俗字俗语”,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诚如胡适文中所言:“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字俗语’之论也。”那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八点主张和韩愈等人的。

文学理念为何如此近似?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巧合,还是另有其它原因?我们姑且存而不论,因非本论文趣旨之所在。我仅拟藉此阐明并强调一个历史事实:郭绍虞所谓“从隋唐到北宋,是文学观念复古期”,无论如何是难以成立的。唐代古文家的文学观(包含明道文学观)在中国历史上是进取性的,而不是保守的;是革新性的,而不是复古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所主导的古文运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甚至有着一个共同属性,即两者都属于文体解放运动。经过比较研究后所得的这一认知,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人文学观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定位。

《文学改良刍议》这个从美国寄回来的精致新瓶里装的不尽是陈年老酒,还有一些新酿杜康,所以我认为其历史价值主要不在于八点主张,而在于胡适致力主张将明清“白话小说与元代戏曲列为“文学正宗”。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的支配人心的道德力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梁启超在竭力抬高小说地位之余,还主张以新小说取代旧小说。因此,如果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发表作为传统文学观突变的标志,乃至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之滥觞,也未尝不可甚至更为恰当。

创作者

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先学农科,后改学文科。191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以《先秦名学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7年1月,尚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写成《文学改良刍议》,被陈独秀慧眼识中,于《新青年》发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之后不久,二十六岁的胡适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英文学、英文修辞学等课程,很快成为北大的教学主力。同时,他积极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科学,倡导白话文,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2]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翌年,1918年5月,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意义

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正式宣言。但是直到公开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或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有的仍认为此文所提倡的不是文学革命,仅仅是形式主义的改良,明显地暴露了胡适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面貌”。

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的“八事”,就其实质来说,究竟是革命的还是改良主义的,尚须认真研讨。笔者不揣浅陋,想谈点看法,就教于大家。“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判定五四时期文学主张是否具有革命性质,重要的依据,是看它能否体现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精神。《文学改良刍议》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精神。

参考资料

1.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新文化运动檄文《文学改良刍议》·北京大学新闻网

2.“自言自语的思想手稿”(附照片)·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