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百科步子百科

师长是什么军衔(一个纵队三个师)

解放战争时期,师长什军我军依靠“三三制”打遍了国民党的纵队各路军马,解放了新中国。个师事实上,师长什军解放军一直实行两种“三三制”:一种是纵队大家所熟悉的,在战场上解放军“一点两面,个师一班三组”的师长什军作战方式;另一种则是指“一队三师,一师三旅”的纵队军队编制管理模式。然而,个师唯独有一个解放军部队是师长什军例外,它就是纵队下辖有四个师的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那么,个师为什么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会下辖有四个师呢?他们的师长什军军长又各自是谁?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纵队并且“关注”一下,个师以后常来,不迷路。

(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

解放军“三三制”打遍天下,华野第一纵队为何反道而行

“三三制”最早由英国将军汉密尔顿在自己的军旅生活中总结得出,他认为:想要保持军官的管理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将军队管理的间隔保持在“三个到六个之间”,而这也正是“三三制”编制的最初由来:即一个纵队下辖三个师,一个师下辖三个旅,一个旅下辖三个团,以此类推。

“三三制”发明后,世界不少国家的军队都采用了这一编制管理模式,其中包括我们的老大哥“苏联”。国民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成立。国共两党均派军官到苏联那里“取经”,“三三制”也由此引入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因兵源和武器相较抗日战争时期大为改善,我军便广泛采用“三三制”来对军队进行管理。

(国民党黄维兵团同样采用“三三制”编制)

一般来说,统一管理的“三三制”应该是严格从上到下,贯彻执行的,为何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之下却下辖有四个师呢?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佩服我党的高瞻远瞩了:我军师从苏联,学习三三制。这一制度虽然能够将部队整齐划一地进行管理,但是遇到紧急情况,一个单位部队下只能调动有三个单位的所属部队,有时往往会捉襟见肘,和同级单位部队请求支援则还需要另行通讯。为了避免战场上的突发情况,以及考虑到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在战场上所要面临的国民党整十一师强大敌军,我党决定在一纵下辖的三个师外,另填一个独立师作为机动力量,从而形成了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下辖“四个师”,打破“三三制”的局面。

那么,在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下的四个师,师长又都是谁呢?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第一师师长:廖政国

第一师的师长是廖政国,河南省息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廖政国出生于1913年,家中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13岁时,廖政国到罗山第一高等小学学堂读书,也正是因为与书香作伴,廖政国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社会最为先进的思想:共产主义。1930年8月廖政国加入我党,10月则投笔从戎,拿起枪杆子成为了一名红军。红军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长征时期,二十出头的廖政国参加过双桥镇、天全、芦山等多次战斗,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至连长职务。

廖政国

1937年,或许是廖政国一生当中的“至暗时刻”。他同红四方面军的西路军

挺进甘肃、青海一带,开展了红军历史上为打通苏联国际援助渠道的“西征”。红四军挺进大南山、江湾寺一带时,廖政国所在部队被西北三马的部队冲散。失去了武器和大部队联系,廖政国只好和为数不多的战友,一路行乞,靠着双脚徒步两个月返回了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廖政国则被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担任营长,在担任营长期间,廖政国有一日为部队讲解手榴弹的爆炸原理和使用方法,不料有一颗手榴弹的引信忽然自燃,危急时刻廖政国欲将手榴弹从屋内掷出,不料手榴弹却在他的手中爆炸,自此廖政国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但是,廖政国却并没有就此心灰意冷,仍然继续在部队内坚持工作。毛主席听闻后,曾鼓励他道:“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的军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受到鼓励的廖政国在解放战争时期,则更加信心百倍,为革命事业建功立业。开封战役期间,廖政国直面有“邱疯子”之称的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邱清泉自恃拥有装甲部队,多次向我军开展疯狂进攻。而廖政国则巧用开封夏天时黄河河床露出而形成的风沙的天气,对邱清泉兵团实行短兵反冲击,使邱清泉驰援开封的计划终未得逞。

1972年,廖政国因手术失误去世,享年仅有59岁。在他去世8年后,作家吴强采访粟裕,希望他能够推荐出一名华东野战军内的表率人物。73岁高龄的粟裕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廖政国,称赞他是一名“头脑聪明,意志坚强,能打胜仗的好同志”。

第二师师长:刘飞

刘飞是湖北省黄安县人,出生于1905年,在一纵的四位师长中年龄最大,是他们的“老大哥”,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比廖政国,刘飞的童年并没有那么幸运。3岁时,刘飞的父亲不幸去世,家中失去经济支柱后,刘飞只好在7岁时便当起了放牛娃,也因此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因此他更能接近底层的工农群众,自身也更接地气。1926年,他在汉口当码头苦工之际,积极组织当地工人农民运动,成立罗家田村农民协会。1927年蒋、汪前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后,刘飞则发起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后加入红11军,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员。

(刘飞与战友合影,最左为陈毅,中间为刘飞)

刘飞虽然多年务工,但也曾有习武经历,使得一手好刀。当时另一名在少林学过武的许世友听闻后,连忙来和刘飞切磋,二人于是结为好友。1930年,刘飞被编入红一军第一师,隶属徐向前部,后参与广水车站、双桥镇等多次战斗,职务一路升至连长。在军旅生活中,刘飞也一直感慨自己没有念过书的遗憾,于是便和部队文员达成“君子协定”:文员教他一个字,他便杀一个敌,一路长征下来,他便认识了大大小小几百个常用字。

抗日战争期间,刘飞被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曾担任组织科长、政治处主任等职,后在党的指示下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多次在敌后战场袭扰日寇。然而,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也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发展带来不小困难。在江阴县顾山镇的战斗中,刘飞左胸中弹,一度生命垂危。在养伤期间,他组织40多名伤员在国民党、日寇双重包围下,与敌军展开周旋,最终突围后幸存有36人,这一英雄事迹被当地广泛传播,成为了“样板戏”《沙家浜》的创作原型。

(抗日时期的刘飞)

解放战争时期,刘飞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担任师长。战争初期,刘飞所率部久攻兖州、大汶口等地不下,受挫之时刘飞非但没有灰心,反而潜心学习,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完全读完。后来吸取了经验教训的刘飞,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屡立战功,所率部接连攻克黄百韬、黄维、杜聿明兵团。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患病期间,也曾一度将指挥权让渡予刘飞,令其担任副司令一职,在职期间,刘飞领导下的一纵仅用8小时歼灭国民党63军,创下“一个军歼一个军”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刘飞曾担任南京军区顾问等职,于1984年逝世,享年79岁。

第三师师长:刘亨云

刘亨云是江西省贵溪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亨云出生于1913年,1929年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青团,是和刘飞同样具有相对较老资历的一批红军战士。加入红军后,刘亨云在红七军团21师担任连长一职,然而刘亨云这一个连长当得却并不简单,有多不简单呢?——刘亨云曾担任红七军参谋长粟裕的“参谋”,要知道粟裕大将最后可是解放军的总参谋。然而,在红七军团时期,有很多主意粟裕都会和刘亨云讨论,和刘亨云一起帮助我军想点子,出主意。

(刘亨云)

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之后,刘亨云同粟裕一起加入了“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战斗中,刘亨云所率部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到突围时仅有60人。然而,刘亨云依然坚持带着自己下面的60名战士在南方打游击,这一打就是3年——直到和大部队取得联系为止。

此外,刘亨云参加战役多次负伤,九死一生,然而他却又十分幸运地活了下来,并继续为中国革命做贡献。三年游击战中,刘亨云的腿被打伤,再次与游击队联系并取得突围时,周围仅剩下三人。豫东战役期间,刘亨云的右肺被打伤,但是他仍然坚持在自己第一纵队第三师的工作岗位上,在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屡立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刘亨云担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务,于1992年去世,享年79岁,是一纵中最后一名去世的一名师长。

独立师师长:皮定均,方升普

独立师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中极为特殊的一支部队,考虑到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面临的国民党整十一师这支强大的敌人,我党特地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的第一旅调来,充作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的独立师。而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还有另外一个赫赫有名的称号:皮旅,他们的旅长正是开国中将皮定均。

但是,在皮旅被调集到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之后,皮定均并没有担任独立师的师长,而是转调到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担任副司令员一职。担任一纵独立师师长的,是开国少将方升普,安徽省金寨县人。

(方升普少将)

方升普出生于1915年,9岁时,他被家中送去读私塾。后来12岁时,父亲不幸病逝,他也就只好辍学给人放羊。在他十四岁时,便加入中国共青团,担任儿童团指导员工作。同年加入红军,前后干过护士,政治宣传队队长等职务。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方升普也加入到长征的队伍中。在强渡沣河战役中,方升普所率二二五团八连率先攻克沣河河岸制高点,成功掩护大部队过河。抗日战争时期,则担任晋冀豫军区豫边支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务,后又担任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副司令员,在李洼伏击战、曹村伏击战等战役中表现突出。

解放战争时,方升普从中原军区调至苏中,正式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师师长一职,成为粟裕下的左膀右臂。在苏中战役当中,方升普所率的独立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驰援作用,打下了“七战七捷”的解放军历史记录。

(方升普与士兵谈心)

新中国成立后,方升普历任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教育长兼军事科学院研究部部长等职,为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1年,方升普因病去世,享年66岁。

以上便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下四个师的来历,以及他们师长的光荣事迹。英雄如今虽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事业将永垂不朽,铭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