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百科步子百科

直博什么意思(你会读博吗)

你选择了读博,直博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什意思耐住寂寞、读博敢于孤独的直博道路,一条别人想帮也帮不了你忙的什意思道路……

在令人羡慕的博士帽背后,是读博导师呕心沥血的培养和指导,是直博博士生日日夜夜的攀登和探索,读博并不是什意思一条平坦顺遂的大道,而是读博通向知识桃花源之前的曲径通幽……

最近,受邀回答悟空问题“什么样的直博博士容易被导师延期毕业,延期与不延期导师的什意思决定权占多少比例?”。从中,读博觉得有一定的直博代表性,也很有趣,什意思感受颇多。读博无形中引申出一个话题,一直在脑子里旋绕:作为博士生,你是谁?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能读博吗?你会读博吗?读博需要攻克哪几大关?应该具备哪些心态条件?希望能给正在读博的博士生们以解惑。

关于读博的几点常识

◐一是关于博士与博士生的不同

博士生就是在校读博的研究生,也就是博士研究生的简称,即doctoral student。博士生是研究生学位中最高的一级。严格来讲,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因此,按照国际惯例,在正式场合,只有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能冠之以“Dr.”称呼,有些国外的政要、头脑或企业家,都喜欢被称为“Dr.”,如基辛格博士(Dr. Kissinger)。

在国内,大家都把博士与博士生经常搞混了,形成了与国外不太一样的习惯。所以,已经评上教授的年纪比你大的,喜欢被称呼为某某教授,甚至宁可被称呼为某某老师,也不喜欢被称为某某博士,感觉博士就是用来称呼年轻人的。

所以,在读博的同学们,如果要保持与自己导师良好关系的话,最好不要当面称呼自己的导师为某某博士,这样可能会令你的导师不悦。同样,对年纪比你大的教授不要称呼某某博士,可以称呼某某老师,或者某某教授,效果更佳。

◐二是读博多久毕业?

在美国的话,博士学位的毕业时间比较长,大致5—6年左右,而且延迟毕业的情况占比较大。有点差别的是,美国大学比较多的专业是可以本科毕业直接申请读博的,但条件通常是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科研经历,如实验室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工作实习经历、以及期刊论文的发表。

在国内,考博通常是硕士毕业以后,少数也有直博的。博士毕业一般是三年、四年之内毕业,可以归于正常毕业序列。超过四年可以归入延期毕业序列,这种情况随着大学和专业的差异情况有所不同,如有的大多在5—6年毕业,有的大多在7—8年毕业,还有的拖得更长到9年毕业的。

这里要说的是,博士生能够三年、四年毕业的,说真的比较少。通常在5—7年毕业的比例最多, 8—9年毕业的也不少。随着攻博难度的加大,越往年限增长的比例更多。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什么延期不延期的。到时候,要求延期的大多不是导师,而是博士生你自己,而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因为,你选择了读博,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耐住寂寞、敢于孤独的道路,一条别人相帮也帮不了你忙的道路。

◐三是所谓博士延期毕业问题

这是准备考博的比较关心的话题。关于“博士延期毕业”同一个词语,对于准博士生、博士生和导师,正好起着天壤之别甚至相反的作用和效果。对于准备考博的同学而言,最关心这个话题,因为他们没有读博的惨痛经历,当然还不了解读博的规矩,所以普遍天真无邪地用读本科和读硕士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但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在你还没有被录取的情况下,在与你的准导师聊天的时候,最好不要提到“博士毕业延期”的话题,因为这句话所起的效果很不好,可能就是因为这句正常又多余的问话,使得你读博的愿望变得渺茫,具体为何?请听下文细说。

就是“博士延期毕业”同一个词语,对于正在攻博的同学们而言,通常不会提到这个话题,而且随着对读博过程的进一步亲历和了解,会逐渐淡忘、避讳、甚至忌讳这个话题,因为他越来越清晰地知道,在慢慢的读博征途上,他所做的事情还少,需要做的事情还多,他明白他距离博士毕业这一天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往往,博士生们在艰辛的读博之余,总有一点点愧疚和纠结,那就是每年还要“厚着脸皮”找导师签字同意,自己还要延期毕业。

就是“博士延期毕业”同一个词语,对于博士生的导师而言,通常不会记得还有这么一个词,也比较不喜欢甚至厌烦谈到这个词。因为作为博导,除了自己曾经的不堪回首的博士生涯(甚至部分还经历过了漫长的博士后岁月),而且不知道有多少个博士生已经在他的名下毕业,他深知读博的不易、艰难和坎坷。通常而言,在导师思维里,要读博你就好好考,考进来了就好好地读,定期拿出论文、定期答辩,什么时候适合毕业就毕业,没有什么延期毕业或者提前毕业之说。

攻博需要过几道关?

事实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攻博的过程大致必须“过六关”,也就是必须要经历至少六个环节的培养和考核要求,分别是学分关、实践关、开题关、论文关、外审关、答辩关。也可能因大学不同存在差异,但是不会相差太大。这里不包括考博这一关,这一关不在此讨论之列。

◐攻博第一关:学分攒够没有?

这一点大部分的博士生是没有问题的。相信你有能力考进来,应该有攒够学分的能力,这是攻博最基本的能力和最低的关卡。只要你按照大学或培养机构的规定,按照导师的意见和安排,按照博士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学分,你就可以达到这个要求,这一点在国内读博士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据了解,因为没有按要求修满学分而延期毕业的,寥寥无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你课程学分中不要有不及格补考的,而且每一门课的分数不能太低,或者说不能用及格与否来低标准地要求自己。在国内,博士生课程通常包括基础背景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研究方向课等这些课程环节。其中,不同大学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攻博第二关:实践环节达标没有?

这一点大部分的博士生也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国内是这样的。这些环节包括教学环境(给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参与导师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实习环节(按要求到某些机构、企业实习)、调研环境(按照培养计划参加一定时限的社会调研活动)、参加国际会议环节(参加一定数量的国际会议甚至要求会议发言和发论文的经历)、完成的科研项目(按照导师的要求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这些都是有学分要求的。

这些实践环节看似零星分散,但尤其重要而关键,特别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这些都是你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所以,在读博士过程中,千万不要与导师斤斤计较什么。说实话,自从你成为导师博士生的第一天开始,导师就一直不停地为你的成长编制规划蓝图。

平时,导师叫你查阅一下国内外文献,建立一下研究参考文献数据库,让你写一下某一领域研究现状进展,或者叫你画什么图件,研究一下某个APP,或者去一下某一地区实地调研,或者跑一趟北京上海参加会议之类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在培养你的过程。说直白点,你不具体参与过程,你怎么学到东西?!所以我的意思是,实践环节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你博士生智商、情商、德商、挫商的培养的过程,也是做人的过程。一般来讲,因为实践环节而延期博士毕业的,也是寥寥无几。

◐攻博第三关:学术论文(scholarly paper)是否达标?

这里说的论文是指读博规定的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期刊论文(scholarly paper),而不是博士学位论文(thesis)。不同的大学或者博士生培养机构,对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的条件要求是不同的,但差别不会到离谱的地步。有些大学要求博士毕业答辩的前提条件是:要发表两篇SCI、EI、SSCI或多篇CSSCI、CSCD等,甚至在某些指定的国外专项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多少篇等,各有不同。通过调查了解,攻博期间,因为没有达到特定级别和数量论文而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占有相当的数量,尤其是对博士生毕业要求比较高的学校或者机构。

即使是同一个标准要求,不同专业难度差异也是很大的。比如就要求两篇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而言,SCI主要检索的是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科学研究领域的期刊、会议或者文献,如果博士生是理工科专业就比较适合发表SCI论文。反之,如果是文科,例如教育、文学、历史、政法等专业,可能就不太适合发表SCI论文了。所以,文科专业的博士生多数可以选择SSCI。

说到SSCI,看上去和SCI只有一字之差,SSCI可以说是SCI的姐妹篇,但二者是相互独立的。SSCI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主要检索人类学、法律、历史、地理等专业的期刊或文献,因此是比较适合文科博士生来发表的。SCI和SSCI都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研发的,学术地位都是受认可的。

与SCI一样,SSCI论文同样需要英文写作,这样一来通常是要比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要难发的,有些SSCI期刊比SCI期刊要求还要高。因此,与SCI论文发表一样,发表SSCI论文同样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和英语基础。

至于最近教育部明确提出各高校不再把SCI作为博士毕业的要求标准,但相信教育部乃至相关大学也会很快出台新的博士论文要求标准。新的标准要求未必比SCI和SSCI 容易到哪里去,具体要看什么专业啦。比如让你在国内的《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难度是非常大的。这里不再详细讨论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一关是攻博最难的一关之一,国内外都差不多。很多博士生们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或专业的原因、或论文选题、或论文质量的原因等,拖了几年没能发表一篇像样的博士期刊论文出来,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很显然,这种情况肯定是需要延期毕业的,因为你拿什么毕业呀?往往这个时候,你的导师正在为博士生你的毕业着急!

◐攻博第四关:博士论文(thesis)开题通过了吗?

这里所说的毕业论文系指博士学位论文(thesis)(本科生、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叫dissertation,有空再详谈),而并非上述的期刊论文(scholarly paper)。所谓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就是在博士生取得符合要求的学分和满足实践培养环节规定以后,为博士生科学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而进行的博士论文选题和实施方案的论证环节。主要就是组织国内相关同行专家坐在一起,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实施路径、可能取得的成果和创新,以及操作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估,若按照目前开题报告实施,是否能够达到博士生毕业所需的要求标准,以及提出的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对策。

这一关也是有学分要求的。通常情况是,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不是很难,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也有不少重新开题的情况出现。重新开题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影响你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否延期毕业。这大多是因为博士生以前没有经历过,没有真正了解博士论文开题的重要性及其真正含义,没有按照导师的再三叮嘱、没有沉下心去做造成的,当然也有个别导师事先没有做好提醒博士生毕业论文开题的准备。没有通过的原因,具体大多是因为选题有问题或者因为选择的研究对象有问题,亦或是按这个选题无法取得预期的创新等等。总的来说,因为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这一关而导致博士生毕业延期的情况并不多见。

◐攻博第五关:博士论文(thesis)通过外审了吗?

当然这里指的是博士学位论文(thesis)的外审。这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按照教育部及相关大学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最后获得答辩资格的前提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scholarly paper)要达到要求,一个是博士学位论文(thesis)外审要通过。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外审,几年以前通常是导师给出送审的同行专家名单,通过研究生院选择寄送。可以送给导师熟知的同行专家(同行博导占多数,教授职称),或者5—7位以上的同行专家评审,或者送审15位同行专家,过半以上专家同意答辩,你才有答辩的基本资格。显然,你有答辩的资格与是否通过答辩是两码事!

这是一道公认的难关,这是要考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考量你导师的真正水平的时候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导师的关键作用就起作用了,如果你的导师水平高,把关严格而准确,那你的博士论文外审通过率就比较高。反之,就比较低。

目前,这一关要求得越来越严格了。现在博士论文外审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学校管理部门(研究生院)通过网上发到全国相关大学或者相关机构同行专家那里(电脑随机选择),当然都是多向匿名的(博士匿名、导师匿名,还有评审人员匿名),这一关一般来说,是攻博期间最难的一道关之一。因为是否通过同行专家们评审,最关键的是取决于你自己,具体点来说,主要取决于你自己所写的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因为只要你的论文水平和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都会有很大的通过的可能性。

当然,还有一定的小概率事件,那就是你论文与外审同行专家的“口味”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不会根本地影响到是否通过外审。反之,如何你的论文质量和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或者说没有达到博士生毕业应具备的水平,无论与同行专家的“口味”再默契,也无法改变你通不过评审的厄运。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一关就是你导师的作用、意义和威力之所在了。也就是说,你的论文水平和质量已经达到什么程度,这时候由你的导师根据自己的水平、经历、认知水平和经验来加以判断,这就需要你导师具有相当的本专业研究的熟知和了解程度。因为你导师具有了系统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的熟知和了解程度,所以才能准确把握你的博士论文所达到的水平和质量,进而确定你的毕业论文什么时候可以送出去外审。所谓的博导,所起的最关键作用之一——就在这里了。

从这里来看,你博士论文是否外审顺利通过,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博士生自己对本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程度、付出功劳、对本研究的悟性和水平,更有你导师对本专业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系统了解和总体把控水平。只有你学生作为千里马的水平,没有真正的伯乐的指导,是不行的。反之,只有伯乐在那里干着急,没有真正千里马的真正努力,更是不行的。

而往往很多博士生所谓的导师延期的误会,问题通常就出在这里。其实所谓的延期,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造成的。这能有什么办法?如果你又不勤奋,又忙赚取更多的钱,或者在忙其他的工作,即使你看似勤奋,但又没有真正地沉下心去,没有真正的努力到达到博士要求的程度,那又有何用?

我时常与我的博士生们讲,你选择了攻博,就等于你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耐住寂寞、敢于孤独的道路,一条别人想帮也帮不了你忙的道路。真的是这样的。

◐攻博第六关: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关了吗?

这一道关,其难度不同国家要求不一样,要求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样。有些国家需要三次以上答辩,甚至更多,比如日本和德国。而且不同次答辩,其评委专家、要求事项和难度又有所不同。很多国外的博士生都被这一道关给卡住了。这是很痛苦的折磨。

当然,我们来看看国内吧。几年以前,一般来讲,你的外审论文通过了,一般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因为参加答辩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大都是你导师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同行,平时大家都是有联系和认识的,或者说都是心中有数的(这些都是导师在暗中助力自己的博士生,而作为当事人的博士生是不会了解其中奥秘的)。

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要求更严格了。但总体而言,在国内博士论文外审都通过了的前提下,而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被刷下来的情况,不是很多。

综上所述,攻博的生涯,最短一般是三、四年,通常5—7年左右,最长一般8—9年。据我所知,其中的道道关卡,通过几年博士生涯的拼搏,如果通过了这一道道关卡,说明你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最难的是博士学位论文外审,基本同样难度的关卡是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这两个规定要求,是我们国内博士生毕业最难通过的两道关卡,也是最有含金量的关卡。在这些道道关卡的背后,是导师呕心沥血的培养和指导,是博士生日日夜夜的攀登与探索,读博并不是一条平坦顺遂的大道,而是通向知识桃花源之前的曲径通幽。

博士生应该具备哪些心态条件?

这里之所以谈及这个问题,同样受到上述“什么样的博士容易被导师延期毕业,延期与不延期导师的决定权占多少比例?”问题的“启示”。

◐博士延期与导师有关吗?

所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受到最近有人提出“什么样的博士容易被导师延期毕业,延期与不延期导师的决定权占多少比例?”问题的“启示”。当受邀回答此问题,真是感受颇多,居然还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此时此刻,才发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真是太单纯了。

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很有忽悠、迷惑性、鼓动性,尤其是还没有涉入博士生生活的准博士生来说。由于受到片面性甚至不负责任媒体的误导,好像博士生的去留甚至命运都是自己导师说了算。其实,这话只对了一点点,导师主要是你博士论文选题、博士论文质量和水平把关、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的把关者,主要把握你在适当的时候确保你顺利通关。而最终导师是否确保你安全通关,前提和根本还是你自己。因为,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规则。作为我国解放后进行了近40年的博士生培养事业,更是尤其内在规律性和标准要求。关于这一点,在下文的读博“六关”中,还有更详细说明。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天下99.9999%的博士生的延期毕业都是他自己的原因,而与自己导师没有太多的关系。不仅事实如此,而且很可能是这种情形:他很可能还为了能够得到导师同意延期毕业而承载着某种愧疚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他的导师还在为他如何能够早日毕业忧心忡忡和想法设法。

到底为什么这样,随着你对读博过程的逐渐了解,以及对读博要求和标准的考核条件的了解,你就很快会淡忘是否延期毕业这种想法,或者说这种想法对一个在读的博士生来说是多么的忽略不计和毫无意义。甚至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博士生自己请求导师延期自己毕业的,不在少数。

◐读博应该注意的心理问题

这里所以谈及这个问题,还收受到上述“什么样的博士容易被导师延期毕业,延期与不延期导师的决定权占多少比例?”问题的“启示”。很可能持有这种心态的博士生真的有,而且不在少数。

优秀的博士生的成功培养,就像一件精美艺术品所必须的优秀的材料和优秀的雕刻家,没有材质过硬的雕刻材料,再优秀的艺术家也难以烹煮“无米之炊”。就像千里马和伯乐一样,没有伯乐的存在,茫茫的大世界哪里识别出千里马?同样没有好的千里马,再多的伯乐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千里马。

言下之意,博士生的培养是双方甚至多方的团队协作过程,却一方都不行。尤其是针对博士生毕业所需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就是需要博士生和导师的同心协力才行。从这个提问本身,无意中泄露出了提问者复杂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心态。怎么能把博士生和导师截然分开成“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博士生与博士生导师本身应该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最信任、最佳搭档和团队。同时也看得出,提问者对读博过程的不了解,读博过程是博士生与导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缺少一方都不行。

同时,也说明提问者对博士生导师所持有的比较深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冰冷的现实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心态,毫无起码的尊重之心和感恩之心可言。与本科生和硕士生不同,博士生可以说是十里挑一,本科生就像一个车间里生产的产品,导师选中了你成为他的博士生,就说明导师很认可你,要不然他会另选他人,因为名额有限!按照提问者目前的心态,即使考上,也成不了好的博士生,甚至未必能够按期毕业。我个人觉得,提问者目前暂时不具备作为博士生的心态条件。

◐博士生应该具备正确的师生关系观

其实,攻博延期与否的核心关键在于你自己,请不要借此转移自己的怯懦和掩饰自己的伤疤。因为,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窝里斗”。

首先,博士生与导师应该是最信任的最佳的搭档和团队

作为博士生,你既然要考某位导师的博士,那你一定在某些方面对这位导师有好感,或至少你对这位导师是有尊敬之心的。如果起码的尊重之心都没有,那你还考这位博导干嘛?只能说明你有点虚伪、势利、精致利己了吧。其实,别以为导师事先不了解你,包括人品、学业等都有所了解了的。

人品很重要,人品是天生的,学业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招进来以后,就应该成为导师科研团队最信任和依靠的重要对象之一。既然都成为了这种彼此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或者团队力量了,怎么还可以质疑导师有意延长你的博士毕业呢?其实,延长博士毕业对导师一点好处都没有。

因为你占了名额,下一届导师招生人数就受限。况且拖那么久都没有毕业,对导师又有啥好处呢?正常的说法只能是,说明这个博士生及其导师有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假使导师对某位博士生感兴趣而且真的欣赏这位博士生,他通常会尽力帮助这位博士生早日毕业找个满意的单位,便于彼此长期合作下去。这才是正道。

其次,博士生与导师休戚与共才能攻克六道难关

这六道关卡包括上述的学分关卡、实践关卡、期刊论文关卡、论文开题关卡、博士论文外审关卡、博士论文答辩关卡。在这六道关卡中,最容易通过的是前两道关卡,即学分关卡、实践关卡。但第三道关卡、四道关卡、五道关卡、六道关卡,即期刊论文关卡、论文开题关卡、博士论文外审关卡、博士论文答辩关卡,都是比较难过的关卡。

这四道关卡,不是博士生一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或者说你再有多大的本事,也不能排除导师的指导和提携而通过这四道关卡。而往往你被延期的原因,就在这四道关卡或者其中的两道或者一道关卡。首先来看第三道关卡,也就是获取答辩资格以前必须要发表的博士论文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都是两篇SCI或者两篇SSCI,这些规定都不是导师规定的,而是培养大学规定的。

面对这么一道道难关,没有导师的帮忙,你能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吗?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可以写出符合两篇SCI或者两篇SSCI要求的论文,假如没有导师提供的课题参与机会,你写什么呢?!即使你有机会参与导师的项目,你未必有资格单独写出论文发表,因为你只是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呀!即使导师同意你发表论文,你未必就能按期写出并发表两篇SCI或者两篇SSCI要求的论文。

据了解,至少国内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就是因为这道道难关而延期的。那这与所谓的导师延期有何干?!你以为你很优秀,导师舍不得你走,你走了,到时就没有人做科研了吗?未必。持有此种导师延期博士毕业质疑心理的所谓博士生,就连起码的感恩之心和团队协作精神都没有,这种人心态肯定有问题,或者说人品肯定达不到要求。

最后,不要给师生关系臆造出并不存在的偏见

诚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博导也是人,人无完人,犯各种错误是有可能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对博士生负责的好博导还是占绝大多数的嘛。说实话,博导是真的很忙的,除了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硕士生以及带硕士生毕业论文以外,还要参加各种各级科研项目,还要参加学校或学校以外的各种会议,等等。

所以,博导根本没有心思去考量要把谁延期,把谁怎样。绝大多数的导师的心思,就是尽快让招收培养的博士生,尽快顺利拿到学分、尽快发表论文、尽快完成实践任务、尽快写出博士论文、尽快通过外审、尽快通过毕业答辩,然后按时送走每一位博士生——对,尽快送走每一位博士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育部、大学是有规定的,每年招收多少博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年限是有限的,导师招收的博士生总数是有限的,早期招收的博士生“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让导师次年怎么招生?随着“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所谓博士生的不断增多,你说导师能没有压力吗?。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即使这位博士生非常优秀,导师非常信赖,导师离开了这位博士就不行了,因为难道离了谁地球就不转了?只能说明导师爱惜人才。即便如此,导师也不可能对你博士延期,因为如上所述读博是有年限的。此外,如果这位导师真的特别喜欢你,他不但不会延期你,反而会想法设法提供就业和向上的机会,这是每位导师的毕生追求,他未能实现的理想只有通过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实现。

对博士生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面的解释和交流,希望正在攻博的博士生能够直面、准备攻博的准博士生能够事先明白:

▶你选择了攻博,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耐住寂寞、敢于孤独的道路,一条别人想帮也帮不了你忙的道路。

▶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很高,在它的背后是导师呕心沥血的培养和指导,是博士生日日夜夜的攀登与探索,读博并不是一条平坦顺遂的大道,而是通向知识桃花源之前的曲径通幽。

▶自从你成为导师博士生的第一天开始,导师就在为你编制你成长的规划蓝图。读博期间千万不要与自己的导师斤斤计较,攻博的过程就是你智商、情商、挫商、德商的培养过程,就是你做人的过程。

▶博士生的培养过程,只有你博士生作为千里马的水平,没有真正的伯乐的指导,是不行的。反之,只有伯乐在那里干着急,没有真正千里马的真正努力,更是不行的。

▶攻博延期与否的核心关键在于你自己,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的导师没有让你延期毕业的必要和理由。相反,经常要求延期的往往是博士生自己。

▶对自己的导师,不要小肚鸡肠。导师的最大心愿,不只是桃李满天下,更是满意的桃李满天下,他未能实现的理想只有通过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实现。

▶攻博“六关”中,博士学位论文(thesis)外审和学术论文(scholarly paper)发表,这是我们国内博士生最难通过的两道关卡,也是最有含金量的关卡。通过几年博士生涯的拼搏,如果通过了这一道道关卡,说明你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凡事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动辄觉得自己总是一根葱。对导师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学博士生的培养都是有规则的。

▶只有到了你成为了博导的那一天,你终将会体会到导师当初的鸿鹄之志与用心良苦。

新发现之旅:你会读博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