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百科步子百科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一句是什么(大鹏一日同风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扶摇直上九万里。直上”

——李白《上李邕》。上句

提起诗仙李白,鹏日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同风毕竟李杜文章在,扶摇光芒万丈长的直上佳话由来已久。大名鼎鼎的上句李白,在中国可以说是鹏日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

然而说起李邕,同风却无疑显得有些鲜为人知。扶摇包括笔者也是直上通过李白这首《上李邕》,才知道了这位唐朝文坛巨匠的上句存在,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关于他的鹏日生平事迹,以及他和李白之间的同风故事。

后起之秀和文坛前辈之间的碰撞

李白和李邕

虽然在现代人的眼中,李邕的名气远远不如李白,但是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李邕可以说是一位天下闻名的名士,其风头简直比李白还要强劲。

比如《旧唐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邕虽诎不进,而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

而且李邕作为当时的书法名家,由他撰写的碑文当真可以说是一字千金。《谭宾录》书中有云,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由此可见,李邕在当时的文坛上,的确算得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也正因如此,才吸引了年少时期的李白慕名而来,不辞舟车劳顿前去渝州,拜访在当地做刺史的李邕。

那一年,李白20多岁,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后辈。面对这样一个大自己二三十岁的文坛前辈,他开始高谈阔论,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能够获得对方的赏识和青睐。

李白

但是令李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凌云壮志并没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反倒莫名其妙的遭受了冷遇。其实这件事情说来也不奇怪,一个寸功未立的年轻人在前辈面前高谈阔论,难免有些纸上谈兵的嫌疑。更何况,李白又号称楚狂客,在抒发豪情壮志的时候难免会显得有些高调,说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切实际的大话。

如果换做是一般人,或许可能会被他的文采折服,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可是这次很不巧,他碰上了李邕,李白生性狂傲,李邕比他也不差!

众所周知,李白在朝廷为官期间,敢于让杨贵妃亲自为他研墨,让高力士当众为其脱靴。但殊不知,李邕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当着武则天的面,指责过在当时颇受宠幸的张宗昌兄弟,面对王公贵胄,根本怡然无惧。

两个人的脾气简直是如出一辙,就像两块至刚至硬的金刚石,一旦撞在一起,肯定要擦出一点火花。所以一番交谈下来,李邕是打心眼儿里对这个狂傲的后生不感兴趣,于是便让李白坐了冷板凳。

李白的无情反击

历来受人追捧的李白,哪里遭受过这样的冷遇,此时此刻,他心里的愤慨可想而知。

但是诗仙李白终归还是一个文化人,不可能像泼妇一样站在人家门口破口大骂,他要用属于文人的方式来为自己扳回一局。那么既然是打笔墨官司,写诗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最好是能够写出千古名句,才能让更多的人,乃至于后世之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一首《上李邕》可谓是洋洋洒洒,酣畅淋漓,简直狂到没朋友,同时也直接把李邕怼的没话说。毕竟连人家李白把孔老夫子都抬出来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能够让李白如此大发感慨,做出如此强烈的回应和抨击的人,李邕也算是头一个。因为纵观李白这一生,结交了这么多文人墨客,如王昌龄、岑参、杜甫、孟浩然等等,这些人都没能让诗仙李白情绪失控到这种程度。

唯独这位文坛前辈李邕,给他的内心造成了1万点暴击,甚至使他不惜写出一首千古名作来讽刺对方。由此可以想象,李邕当时的态度究竟有多么傲然?

李白的狂加上李邕的傲

而这也正是他们两个人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李白的狂加上李邕的傲,两人不欢而散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一个是名扬天下的前辈名士,一个是心怀凌云壮志的后起之秀,短暂的接触,激烈的碰撞,一串璀璨的火花,化成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上李邕》。

尽管两人这一次展现出了相互排斥的态度,可他们的故事却并没有就此结束,两个人的生命轨迹,也没有就此化成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因为从此之后,他们的关系也正如同风而起的大鹏一样,开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英雄不打不相识,先怼一顿才能做好朋友

唐朝的天下虽然很大,但是那些文人墨客的圈子却很小,李白和李邕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转到了一起。

而且从李邕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个人似乎也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孤清冷傲,或者对后辈过于矜持。因为在唐玄宗天宝四年,当时68岁的李邕正在山东益都做北海太守,也正是在这一年,李白和杜甫也分别来到了齐鲁大地之上。

李邕

李邕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连忙从益都赶往济南与杜甫相见,去主动拜访这位年轻后辈。由此可见李邕应该不是那种目中无人之辈,他的傲气更像是一种傲骨,而并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与傲慢。

那么与之相对,李白的狂,也并非目中无人的狂妄之态,而是一种在强大自信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豪迈和狂放。

这两个人之间虽然在当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这一篇很快就翻过去了。就在李邕会见杜甫的同一年,李白又去主动拜访了李邕,而且还根据对方为一个女子打抱不平的事情,写下了一首叙事乐府诗《东海有勇妇》,来赞美李邕不畏权贵,敢于为这名女子伸张正义的行为。

由这件事情可以推断,李白和李邕之间的误会应该早已化解,他们当初对彼此的成见显然已经烟消云散。

两个人的关系能够走到这一步,其实也并不意外。因为天下虽大,但是真正能够与李白相似者却少之又少,李邕无疑可以算得上一个。

李白狂放,李邕傲然,尽管两人差了一个辈分,但是却也难免生出了英雄相惜之意。即使当初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碰撞,但也正是那一段经历,使得他们能够像武林中的英雄好汉一样不打不相识,最后反倒成了忘年之交。

尤其是李邕和裴敦复一起被李林甫陷害致死之后,李白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为其写下了一首苍凉悲壮的挽歌: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盛唐文人千万,然而能够在诗仙太白笔下留名者却少之又少,李邕便是其中之一。当初一顿猛怼,如今惺惺相惜,令人感慨的同时又有些惋惜。

因为这种性格既是他们的特点,使两个人能够彼此吸引,相互敬佩,但同时也使得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遭受挫折,甚至被人排挤和陷害。就像李白当初在诗中写的那样:“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李邕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他早已名扬天下,可是文坛上的名气却终究无法掩盖现实中的失意,更无法在危难关头挽救他于生死之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或许在李邕的心里,也有一个和李白相似的梦想。他们都是那种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清高之人,有与生俱来的狂放,也有属于文人的傲骨。倘若李邕能够年轻20多岁,或者李白在早生20多年,想必他们之间会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情谊。

现如今,唯一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李白曾经用一首《上李邕》,讽刺过对方那种傲然的态度,却不知道他们两个相互怼完之后,转眼又成了一对忘年之交。或许这也是两个性格相似之人相遇之后的必然情形,第一印象并不能代表最终的结果。

当年闹出的那件事情,两个人其实都没有错,都在彼此面前展示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李白毫不掩饰自己的狂放,李邕也表现得毫不客气,傲然相对。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与自身相似的气质,以至于慢慢开始互相倾慕。

结语

当年的大唐盛世,如今已被掩埋在历史尘埃当中。与之一同被埋藏的,还有无数文人墨客的过往,以及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李白和李邕,他们之间也有许多事迹,如今已经无法得知。

比如两者到底是从何时化干戈为玉帛,要是由于什么样的契机,消除了彼此之间的成见,这些事情都已无法详细了解。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一些零碎的片段,来推敲那些被掩藏的往事,并且体会他们内心的变化。

千年尘世俱往矣,梦回盛唐觅故踪。李白的狂,李邕的傲,都是那些前尘往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