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百科步子百科

舌尖痛是什么原因引起(舌痛症)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391期

#口腔溃疡怎样治疗才可以除根#前天文中说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常把灼口综合征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舌尖舌痛气滞血瘀证、原因引起心火亢盛证、舌尖舌痛肝火上灼证、原因引起肝郁脾虚证、舌尖舌痛肝肾阴虚证六种类型,原因引起昨天文中解读了中医医生对更年期女性灼口综合征肾虚肝郁型用滋水清肝饮治疗的舌尖舌痛临床医案。

那如果你的原因引起舌痛症是脾阳气虚型该如何治疗呢?这就是今天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391期文章所要解读的内容。

脾阳气虚型舌痛症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要确定脾阳气虚型舌痛症(灼口综合征),舌尖舌痛第一步就要先符合灼口综合征的原因引起诊断标准:

以舌或/和口腔其他部位有灼烧样疼痛为主要症状,可伴麻木、舌尖舌痛口干、原因引起感觉异常、舌尖舌痛味觉障碍等不适症状;

临床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原因引起口腔粘膜损害体征以及局部刺激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不协调;

还要排除器质性疾病,舌尖舌痛如口舌部溃疡、舌癌、舌淀粉样变、舌乳头炎、牙髓炎、三叉神经病变等,排除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口腔不适症状。

这样就判定了是灼口综合征。

接着就要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来诊断为脾阳气虚型:

主症:舌痛;食少纳呆;畏寒肢冷。

次症:神疲体倦;大便溏泄或不畅;口干;潮热;情绪烦躁;失眠。

舌脉诊:舌淡、胖或边缘有齿痕;苔白、腻或滑;脉细或弱。

以上主症必备或主症有两项加次症1和2项存在,就可以辩证诊断为脾阳气虚型灼口综合征。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阳气虚型舌痛症临床效果如何?

为了验证黄芪建中汤加减方治疗脾阳气虚型舌痛症的临床疗效,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周银等进行了下面的研究。

他们选取了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间附属医院收治的脾阳气虚型舌痛症患者60名,其中男性患者7名,女性患者53名,年龄分布在33到76岁之间,病程最短的1年最长的7年,将他们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名。

治疗方法:

中药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方治疗,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中医科院博士后私信回复0328黄芪建中汤“有惊喜)由黄芪、桂枝、白芍、大枣、干姜、炙甘草、党参、制附片、柴胡、建曲、枳壳、黄柏组成。

随症加减法:

如食少纳呆严重,可加炒麦芽、苏叶;

如畏寒肢冷严重,可加大制附片用量,加巴戟天;

如神疲体倦严重,可加大黄芪用量,加淫羊藿、生晒参;

如大便稀糖严重,可加猪苓、茯苓、泽泻、炒白术;

如口干严重,可加葛根、茯苓;

如情绪烦躁,失眠严重,可加龙骨、牡蛎、酸枣仁;

如舌苔厚腻,可加藿香、砂仁。

上述方剂水煎温服早晚一次,每日一剂,连续治疗8周。

对照组:口服多维素片治疗,时间同上。

然后观察疼痛改善、中医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

中药组:治疗28名(中途治疗2名),治愈5名,有效15名,无效8名;

对照组:治疗30名,治愈1名,有效14名,无效15名。

总结治疗结果,无论是对疼痛改善程度、中医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效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为什么黄芪建中汤能治疗脾阳气虚型灼口综合征?

中医对于灼口综合征的治疗,多以泻火解毒,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滋阴清热等方面论治,从阳虚论治的报道比较少。

上述医学研究,从脾阳气虚论治,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方治疗,给舌痛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脾胃与口舌有着密切的联系,口唇者,脾之官也。脾胃功能正常,谷气上升,脾气升发,气血才能上呈濡养口舌,口舌才能红润光泽,运动灵活。口为清穷,以通为用,只有气机运行通畅,口舌功能才可正常。

今天的人们,嗜食辛辣肥甘厚味,恣食生冷,这些习惯容易损伤脾胃——摄食不足,暴饮暴食、偏食、过食辛辣、寒凉等刺激食物及饮酒过度等均可导致脾胃虚损。

脾胃虚损,脾阳气虚则化生气血功能减弱,口舌失去荣养,可出现疼痛、麻木不适等,成为舌痛症。

脾阳气虚,则后天不能滋养先天,元气不足,且精气升降运动功能失常,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导致阴火允奋,不居其位,出现向上、向外升浮之象,表现出内伤发热的症状。正如东垣有云“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阴火独炎其上,走于空转,熏蒸于口,可发为口舌灼痛、口干,正如沈金鳌“病之无形说是火,但疼不肿是也”;阴火郁于肌肤可见潮热;熏于胸中可见烦躁;扰乱心神则夜寐不安。

但疼不肿,说的就是舌痛症。

针对这种脾阳气虚型舌痛症,其治疗当健脾胃以补元气,以温阳健脾,用调畅气机,并兼泄阴火为基本治法,用加味黄苗建中汤对脾阳气虚证灼口综合征。

黄芪建中汤,源于东汉时期大中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疗脾虚为主的虚劳里急,诸不足的方剂,在上面的临床试验中,采用的加味黄芪建中汤在此基础上加党参、制附片、建曲、柴胡、枳壳、黄柏而成,并将生姜换为干姜。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健脾利尿之功效。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脾肺气,益气血、生津之效。

桂枝,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可温扶脾阳,以助行水,又可温肾助膀胱气化。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可清泄木邪,滋阴养血,缓急止痛。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

炙甘草味甘,微温,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之功效。

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辛温大热,其性善走,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有温中散寒通脉,健脾化饮之功效。

枳壳苦、酸、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可行气宽中除痞。

建曲甘、辛,性温。能健脾和中,开胃消食。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有调达肝气,升举清阳之功效。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可泻阴火。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益气健脾。桂枝、附子、干姜辛温,补火助阳,宣散阳气;党参益气,加强补气之功效,共为臣药。柴胡、白苟清泄木邪,升举清阳之气,清宣浮火、郁热;枳壳、建曲行气消积导滞;黄柏苦寒,降泄阴火,共为佐药。炙甘草、大枣为使药,可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加味黄苗建中汤以甘温立法,重在脾阳建调畅气机,可达补土伏火之功效,并兼以清泄阴火。

纵观全方,在药功效上重用益气健脾升阳之药;在气味上,重视辛甘温之剂,并少佐苦寒之药;在药物归经上,不仅强调脾胃,也重视脾、肺、肝同治。治方严谨,切中病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口舌灼痛、麻木、口干、潮热、焦虑、失眠等症状,为舌痛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4年4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周银硕士论文《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灼口综合征(脾阳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 收藏,转发,不知道怎么治疗痛风、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加入今日头条“笑口常开研习社”圈子,@中医科院博士带来原创美文人文健康资讯,欢迎关注!

写作是一种修行,度己度人

有缘人可以打赏

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

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

认知改变命运,圈层决定命运。

欢迎加入今日头条“笑口常开研习社”圈子。

多年口腔扁平苔藓,关注专栏《与口腔扁平苔藓说byebye》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哆咖医生超能团#